久久综合伊人77777麻豆_青青青爽在线视频观看_夜夜夜夜夜夜夜工噜噜噜_生活片黄色

主題: 國際板利空壓頂 B股處境尷尬“死結”難解
2013-06-04 19:52:10          
功能: [發表文章] [回復] [快速回復] [進入實時在線交流平臺 #1
 
 
頭銜:金融分析師
昵稱:e599
發帖數:2300
回帖數:781
可用積分數:1334550
注冊日期:2011-08-24
最后登陸:2021-07-06
主題:國際板利空壓頂 B股處境尷尬“死結”難解

近段時間以來,隨著管理層一次又一次的“喊話”,國際板推出的預期愈來愈濃。在此背景下,B股的“雞肋”地位也越來越明顯,作為中國股市的一個過渡品種,其歷史使命早已完成,而歷史遺留問題已經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正因如此,在國際板漸行漸近的時候,B股的頹勢就成了投資者心頭的痛,也成了綁住A股的“死結”。

現狀掃描 國際板從利好到利空

B股估值優勢喪失國際板曾經刺激B股大幅上揚,如今又導致B股大幅下跌,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市場對B股的前景越來越擔憂,國際板不會是B股的救命稻草,B股的地位異常尷尬。

國際板曾是B股大利好

2010年8月24日,B股指數放量大漲5.06%,而當日上證綜指的漲幅僅有0.41%。

對于當日B股的異軍突起,市場人士將原因歸結于中金公司的一份報告。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郝宏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正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國際板,此舉可能導致A股與B股合并。基于此,考慮到A股股價普遍高于B股的現實和人民幣可能升值的預期,B股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出現一輪大幅度上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中金公司報告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早在2010年7月8日,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就曾表示,上交所將在2011年正式推出國際板,允許境外公司在中國股票市場掛牌交易。

而在此預期下,2008年10月28日股市見底至2010年8月24日,B股指數累計上漲180.75%,遠高于上證綜指同期53.79%和深成指95.55%的漲幅。

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去年8月4日表示,“有重點、有選擇地推動資本項目改革”,此舉被市場解讀為國際板推出之前奏。湘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廣福指出,國際板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資本如何自由跨境流動的問題。如果資本跨境流動可以更加便利和自由,那么長期以來困擾B股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B股價值就會凸顯出來。

從利好到利空

然而,事情的進展卻悄然發生著變化。

隨著高層提及國際板的消息越來越頻繁,推出國際板的日子似乎也越來越近了,其對B股的影響卻遭遇了從利好到利空的180度轉變。

2011年5月17日,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王建軍表示,“推出國際板的條件快要成熟了”。當日,B股指數在盤中大幅跳水后又大幅拉起,顯示出市場分歧開始加大;5月20日,證監會主席尚福林表示“我們離推出國際板越來越近了”。當日,B股指數一路低走,下跌0.56%,次日便暴跌3.48%;6月6日,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表示“推出國際板所需的四大條件已經基本準備到位”。之后一個交易日,B股指數盤中大幅殺跌,揭開了此輪暴跌的序幕。隨后四個交易日,B股指數累計跌幅高達15%。這其中,6月9日,B股指數暴跌7.9%,數十只個股跌停。

對于此輪B股暴跌的原因,國際板被認為是“罪魁禍首”。

天相投顧分析師仇彥英指出,推出國際板之后,B股可能被邊緣化。

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張翔表示,B股市場連續出現的大幅殺跌,可理解為國際板推出預期所引發的調整。不排除內地市場尚未獲知的重要信息和政策動向,被海外投資機構獲知。

國際板與B股相矛盾?

國際板從利好到利空的轉變,或許與事態變化的背景有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去年8月份首次“曝光”國際板的消息至今,已經過去了近10個月,但市場只聽到國際板的呼聲越來越多,卻并沒有看到管理層提出如何解決B股的問題,更別提市場期望的“A股與B股合并”的政策方針。

而一旦A股和B股并沒有合并的打算,國際板推出后,原本已經如同雞肋的B股,其市場地位、估值體系、影響力、關注度勢必更下一個臺階。

從目前市場的觀點看,對B股的擔心大致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資金分流問題。目前,滬市B股是以美元交易,如果國際板推出也是以美元交易結算,考慮到國際板引入的都是國際大型知名企業,市場認可度遠高于目前的B股,極有可能形成分流B股資金的局面。

此外,中原證券分析師張剛指出,由于B股市場是用美元、港幣作為結算單位的,具有不方便、成本高的特點,容易在國際板上市之后,造成B股投資者的擠出效應。

二是壓低B股價值中樞的可能。目前,A、B股合并的舉措并沒有推出,上交所推出兩個以美元結算的細分市場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國際板以人民幣交易結算的可能性更大。而一旦以人民幣交易結算,市場難免不會把國際板的估值與美股、H股、B股、A股“一籃子”地相提并論,從而導致A、B股價值中樞的降低。

歷史回顧 從創新品種到“雞肋”

B股歷史使命已完結?在滬深股市,B股作為一種創新曾被市場、管理層寄予厚望。然而,如今它卻走向了沒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從設立的初衷看,B股本就是一個過渡產品,其走向消亡也是必然。只不過,這種消亡或會帶來免不了的陣痛。

B股誕生

在滬深股市的歷史上,B股是絕對的老字輩。僅僅在滬深股市創立兩年后,B股就得以推出。

1992年2月21日,首只B股——原名為真空電子的上電B(900901,收盤價0.437美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日,B股指數掛牌。

資料顯示,所謂的B股中的“B”并沒有特殊含義,僅是為了與“A”股相區別。B股的正式名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根據交易規則,B股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但以外幣買賣結算。滬市的B股以美元交易,深市的B股以港元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來,B股沒有再發行過新股。最后發行的B股是凌云B(900957,收盤價0.492美元),其上市時間為2000年7月28日。

截至目前,可交易的B股共有106只,滬市、深市各有53只。有意思的是,雖然B股歷史長達近20年,但目前B股的數量還不及歷史僅一年多的創業板股票數量的一半。最近十余年,B股已明顯喪失了融資功能。

已完成歷史使命?

中國股市創立B股的初衷是吸引外國資金。

資料顯示,2001年2月19日之前,B股只對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等開放,境內的自然人和一般法人不得進入B股市場。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外資大規模投入中國實業,外資投資中國市場的渠道增多,B股的交易開始趨于平淡。

在此背景下,證監會宣布B股對境內持有外匯居民開放,從而帶動B股出現一波井噴式行情,股指暴漲4倍,成交額暴增17倍。

對于當時B股迎來的新機遇,市場看好聲一片。有分析人士認為,將資金放進B股是要發揮B股的再融資功能,是要壯大B股市場。然而,這樣的愿望最終沒有實現。

由于B股新股發行停滯,投資標的依舊較少,美元、港元交易結算并不方便,再加上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制度的推出,B股的市場關注度持續下降,原本用以吸引外資的B股,其使命也似乎成為歷史。

目前,單只B股一日的成交額最多不過1億~2億元人民幣(折算后),少的甚至只有十幾萬元人民幣(折算后)。

A、B股價差畸高

由于滬深股市是多元化市場的集合,對于B股來說,其最大的吸引力便是估值相對要低。

統計顯示,目前共有85家上市公司同時擁有A/B股,如萬科A/B股、張裕A/B股等。雖然B股以美元或港元結算,但其代表的仍然是人民幣資產,并且和A股一樣享有平等股東權益。也就是說,一家上市公司創造出同樣的價值,股東分享同樣的權益,但卻持有不同類型和價格的股票。

那么,既然是同一份資產被不同的貨幣標價,除扣除可能產生的匯兌損失等摩擦成本之外,其價格應該是相同的或者非常接近的。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B股的市盈率普遍比A股要低。比如,B股中市盈率最低的五只含A股股票分別是深物業B(200011,收盤價6.06港元)、長安B(200625,收盤價5.15港元)、中集B(200039,收盤價11.96港元)、江鈴B(200550,收盤價18.74港元)、魯泰B(200726,收盤價6.97港元),對應的市盈率依次為2.76倍、4.16倍、5.1倍、6.42倍、7.3倍。

然而,其對應的A股的估值卻高出不少。深物業A(000011,收盤價11.79元)的市盈率為6.2倍,長安汽車(000625,收盤價8.76元)、中集集團(000039,收盤價20.22元)、江鈴汽車 (000550,收盤價24.8元)、魯泰A(000726,收盤價10.74元)的市盈率依次為8.1倍、9.9倍、9.8倍、12.9倍。

如果說B股的低估值曾是其一大優勢的話,如今,在A、B股合并無望,國際板即將推出之際,低估值對B股來說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

/前景預測/回購不易 拯救B股期待政策強音B股的落寞并非沒有起死回生的機會。2008年中期,麗珠集團(000513,收盤價26.80元)回購B股曾使B股改革之聲乍起,然而,最終得不到其他B股公司的回應。

對投資者而言,B股已是傷心地。如今,國際板即將推出,傷心地是迎來轉機,還是變成新的噩夢?

麗珠曾回購B股

2008年的大熊市不但重創了A股,同樣也讓B股暴跌。統計顯示,滬指在大熊市中最大跌幅為71%,而B股指數的跌幅高達76.5%。不過,誰也不曾料到,B股市場出現了A股歷史上史無前例的重大事件——回購。

2008年6月5日,停牌兩個月后的麗珠集團宣布,公司擬出資不超過1.6億港元通過深交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B股,回購價不超過16港元/股,停牌前麗珠B收盤價為12.36港元/股。

對當初麗珠集團回購B股的解讀。市場予以了三點看好:首先,麗珠集團近年來公司業績不斷提升,股價卻大幅下跌,回購將有利于公司維護市場;其次,由于回購股份后公司的總股本將縮小,每股凈資產將提高,而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將上升,有助于公司估值水平的提升;麗珠回購最大的亮點并不是公司回購本身而已,而是B股歷史問題的反思導火索。

海通證券分析師張崎認為,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及B股獨有的估值優勢,B股理應成為境內居民最佳的外匯投資工具。然而,隨著A股市場逐步放開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份額,B股市場的地位進一步削弱,其存在的意義和市場效率均顯著降低。B股的政策方向已成為困擾這個市場的根本問題。

顯然,麗珠集團的回購雖然只是個案,但從市場反應上看,還是能夠看出其中的積極因素,那就是無論麗珠的回購是否成功都是市場對B股的一次有益嘗試,同時也有利于管理層對B股何去何從進行思考。

對此,有市場人士更是將其比喻為:“B股市場改革沖刺的發令槍己經打響”。

B股改革還需政策強音

然而,這一槍并未得到B股上市公司的回應。

在麗珠集團宣布回購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采訪了多家B股公司。但包括古井貢酒 (000596,收盤價72.89元)、上海機電(600835,收盤價11.43元)、陸家嘴(600663,收盤價14.82元)、金山開發(600679,收盤價10.20元)等含B股的上市公司都表示無意回購。截至目前,麗珠集團的回購成為“絕唱”。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層對B股回購表現出積極的姿態。

記者發現,在麗珠回購B股后不久,證監會有關負責人頻頻表態支持回購,并出臺了《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補充規定(征求意見稿)》。

在該新規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放松回購管制”、“盡可能簡化程序鼓勵上市公司回購”等內容。也就是說,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回購股份不必再經過證監會的行政審批,而只需備案即可,其中包括B股公司。

然而,從現實來考慮,回購注銷股份可以增厚公司業績,對投資者來說是件好事,但對上市公司來說面臨問題。比如資金問題,回購需要動用大量資金,而且是用美元和港元;此外還有經營問題,公司拿出大筆的現金回購股份,經營如何保證?

顯然,回購新規并不是行政命令,對追求經濟利益的上市公司而言,回購更顯得“無利可圖”。而要想解決B股歷史遺留問題,還需要政策發揮更大的能量。

業內呼吁解決B股歷史遺留問題迫在眉睫

對如何認識國際板,如何解決B股歷史遺留的問題。昨日(6月1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私募投資者等市場人士。雖然,他們的觀點不同,但其憧憬的方向大致相似,即B股的問題亟待解決。

B股大跌有因

對近日的B股市場大跌,不少市場人士將“罪魁禍首”歸咎于國際板的推出,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直言不諱:“B股市場大跌和目前國際板的推出沒有任何關系,怪罪于國際板是市場的錯誤認識。”

在他看來,B股大跌有兩個原因:一是A股市場近兩個月的連續破位,表明市場已對A股走勢不太看好,B股存在補跌的情況;其二,B股市場作為一個歷史產物,正走向“消亡”之路,資金出逃是個必然。

“早期建立B股市場,是用來儲備外匯資金的一個暫時性市場。如今外匯儲備已經足夠,在完成這個歷史使命后,B股市場就沒有存在的價值。”董登新表示。

“為什么說B股市場是一個雞肋?可以這樣理解,用某種計價貨幣其實是體現一個國家的主權,讓一家企業在A、B股市場同時掛牌上市,用不同貨幣計價,相當于公司擁有兩個市值,而且彼此相差甚遠。”董登新認為,長此以往,B股市場容易扭曲上市公司的估值體系。而且,市場只要找到一個概念,就拿B股炒一把的情況屢見不鮮,早前是借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如今又是“國際板”,其實這些都說明B股市場的“雞肋”性。

事實上,監管層越來越頻繁地提及國際板,已經觸動了證券市場的敏感神經,國際板對資金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需要從各方市場表現來充分驗證。

在董登新看來,目前借國際板概念炒作B股已經成了市場的慣用伎倆,而投資者需要練就“金身”,不用太擔心市場資金的分流。“可以預計,將來推出的國際板會是一個嵌入A股市場的大市值板,吸納的將是在歐美發達市場掛牌的優質公司。”這些公司對價值投資者會更有吸引力。這和當下市場偏好中小板、創業板股票的“短炒客”不是同類人群,資金分流也就無從談起。

至于拉低A股估值一說,董登新認為毫無根據,目前A股的大市值藍籌股估值并不高,部分銀行股的估值甚至低于同類境外企業,即使將來推出國際板,境外企業也只會讓市場估值更趨于合理和健康。

私募:AB股合并是唯一道路

作為深圳的私募,深圳海潤達資本總裁仇天鏑表示自己不投資B股,但身邊不少朋友在投資B股。作為市場的參與者,面對如何解決B股這個“老大難”問題,仇天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深B股合并到H股,滬B股合并到國際板。

“從表面看,B股暴跌有幾方面的原因。”仇天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首先,全球流動性收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B股市場的資金流向,不排除部分資金套現B股的可能性;其次,美券商看空中國概念股引發B股急挫;其次是國際做空資金可能借道B股做空指數;最后,國際板即將推出的信息漸趨增多,而B股市場目前的去向沒有清晰的定論,所以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考慮撤離。

“其實,B股暴跌和經濟有關。”仇天鏑認為,目前A、B股是一同下跌,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還是通脹的高企、貨幣緊縮政策帶來經濟增速減慢、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下降,估值重心下移,“國際板”只是導火索。

談到B股的未來,仇天鏑認為,解決B股的問題,可以將深B股合并到H股,滬B股合并到國際板。

“不過,如果‘國際板’不以人民幣計價,那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仇天鏑認為,以人民幣計價是人民幣變現國際優質資產的一個渠道,國際板肯定需要以人民幣交易。在此背景下,解決B股尷尬處境的唯一辦法是讓其變成人民幣計價,即AB股合并。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結構注釋

 
 提示:可按 Ctrl + 回車鍵(ENTER) 快速提交
當前 1/1 頁: 1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