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論振華重工
|
2010-03-05 22:32:09 |
|
|
|
|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
昵稱:算股神 |
發帖數:45382 |
回帖數:32109 |
可用積分數:6236234 |
注冊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陸:2022-05-19 |
|
主題:論振華重工
有這樣一家企業,它占據了所在行業80%以上的全球市場份額,但2009年前三季度,在銷售收入增長11%時,凈利潤卻大幅下滑44%,目前利潤率只有5%左右。壟斷企業沒有得到與之相應的壟斷利潤,這到底是為什么?
這家企業,就是赫赫有名的振華港機。多少年來,它都是中國企業界的驕傲,以至于雖然更名為“振華重工”,很多人還是習慣稱其為“振華港機”。想想看吧:59歲才從國家機關出來的創始人,87%的全球市場份額,節節擊敗國際競爭對手的爽心故事,哪一個不讓人敬意暗生?
然而,如果我們的思緒僅停留在上述大眾聚焦點中,未免流于“只看熱鬧不見門道”的平俗。現在,讓我們轉換一下視角,以商人的眼光重新審視一下這家企業,看看它的財務報表,一個令人生疑的現象就產生了。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Q3
收入億 21 29 31 46 72 121 168 240 274 218
凈利潤 1.24 1.91 1.37 2.77 4.65 12 16 21 26 10
凈利率(%) 5.90 6.59 4.42 6.02 6.46 9.92 9.52 8.75 9.49 4.59
(數據來源:振華重工歷年財報)
由上圖可見,自2000年A股上市以來,振華重工的凈利潤率就在4%~10%之間徘徊,即使在2005~2008年的經濟繁榮期,也沒有超過10%,而一旦遭遇市場波動,則迅速下滑至5%左右(2002年前后)。2009年前三季度,雖然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上升11%,但凈利潤卻下降了44%。
壟斷企業獲得壟斷利潤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可以將成本的上漲有效轉移給下游客戶,以維持自身較高的利潤率。在2000~2009年的十年間,振華重工在集裝箱機械領域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由25%穩步提升至近90%。按理來講,如此高的市場份額應該可以保證一家企業具備足夠的議價能力——除非市場需求極度萎縮,但這些年間,國際海運和碼頭建設都在快速發展,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那么,到底是什么削弱了振華重工的議價能力呢?
我先拋磚引玉,做如下猜測:
其一,其他競爭對手快速崛起的可能。
雖然振華重工占據了港機市場87%的份額,但還有另外13%呢?它們散落在德國諾威爾、克魯勃,日本三菱、三井和韓國現代、三星等公司手里,新興的國內同行(如三一港機)也躍躍欲試。
一個正常的市場中,根據客戶對價格的接受能力不同,可分為高端、中端、低端三類,如果一家企業的市場份額達到百分之八九十,那就意味著它必須同時照顧好這三類客戶的需求,那么,其價格必然要向中低端靠攏(如果向高端靠攏,低端客戶將沒有支付能力),結果就是利潤率受損。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
2010-03-05 22:33:05 |
|
|
|
|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
昵稱:算股神 |
發帖數:45382 |
回帖數:32109 |
可用積分數:6236234 |
注冊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陸:2022-05-19 |
|
另外,低價會使企業喪失挑選客戶的能力,一些不那么優質的企業也成為了你的客戶,一旦遭遇經濟波動,這些“將就著成為你的客戶”的企業因無力抵御風暴,很容易發生延期提貨、討價還價等違約行為,甚至有可能破產倒閉,從而導致壟斷企業也隨之震蕩。 其二,低價接單以分擔成本。
這些被低價吸引來的客戶還會影響企業對市場的判斷,放大了需求(市場需求和價格緊密相關),于是,不斷擴大產能,提高市場占有率。在制造業,尤其是重工行業,隨之而來的就是固定資產的大筆投入。然而,一旦有風吹草動,再想退出將固定資產另作他用就很難了。為了不讓固定資產閑在那里折舊,企業只能接受一些雖然無利可圖、但尚可分擔部分成本的訂單,顯然,這些訂單將進一步拉低整體利潤率。
其實,探討“壟斷企業為何沒有得到壟斷利潤”這個話題,還有一個比振華重工更合適的案例,那就是中集集團。這家在1996年就榮登世界第一的集裝箱生產商,曾經有過多么輝煌的過去!然而,最近幾年來卻增長乏力,2008年,凈利潤大幅縮水50%以上,凈利潤率也創下不足3%的新低。進入2009年,中集以收縮集裝箱業務應對危機,截止2009第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僅139億元(遠低于2008年同期的431億),這意味著大量產能的閑置,以及某些產品種類的停產。
尊敬的企業家先生:
現在,您是不是跟我一樣在考慮一個問題:如果不能帶來超額收益,我們要那么大的市場占有率干什么?如果在一路豪情萬丈地擴充產業王國的版圖之后,卻落得自斷臂膀的結局,那我們圖的是什么?
人們常說,不要在追逐過程中忘記目的,同樣地,如果市場占有率的提高要以犧牲利潤或利潤率為代價的話,是不是還是算了?
最后,為使話題的討論不走偏,需要做如下幾點說明:
第一,沒錯,企業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而非利潤率最大化,但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平衡。一家下功夫將利潤率維持在一定水平的企業,其盈利情況通常也都很不錯。利潤率看上去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卻能折射出企業經營戰略的方方面面:對客戶的挑選,定價戰略,維持適度的市場規模等。
第二,利潤率并非越高越好,但任何一家想要長治久安的優秀企業,必然都需要維持一個與之相稱的利潤率水平。這樣,它的抗風險能力才會增強,在經濟低谷或者產業變革出現時,才有足夠的財力來應對。一般來說,如果一家企業的凈利潤率低于5%,那就不能算是一種“健康”的經營狀態,因為它很容易遭受虧損。
舉例來說,有A、B兩家公司,在正常的年份,A公司的凈利潤率一直維持在18%左右,B公司5%左右;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這兩家企業都受到沖擊,A公司凈利潤率下降至12%左右,但B公司卻很有可能只剩1%的微利,甚至虧損破產(如果經濟持續收縮)。
做企業都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辛辛苦苦奮斗那么多年,爭取到的只是生存,又有什么意思呢?
第三,有時候,有選擇地放棄一些市場份額,利潤反而會增加。
在經濟不景氣之下,凈利潤率有所下降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就是有那么一批企業,凈利率不降反升。
|
2010-03-05 22:33:13 |
|
|
|
|
頭銜:金融島總管理員 |
昵稱:算股神 |
發帖數:45382 |
回帖數:32109 |
可用積分數:6236234 |
注冊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陸:2022-05-19 |
|
舉兩個例子,2009年前三季度,知名家電生產商格力電器在主營收入下降12.64%的情況下,凈利潤同比上升41.97%;還有機電行業內有“黑馬”之稱的某公司,也是在主營收入小幅下降1%時,凈利潤同比增長13%——收入下降,利潤增加,顯然凈利潤率是上升的。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無外乎調整結構,重點銷售附加值高的產品。比如,格力電器就是放棄了部分為國外品牌的代工,加強自主品牌的營銷。而之前提到的那匹“黑馬”公司,也是開發了大量迎合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對沖原有品類的下滑。
那么,壟斷企業就一定不能獲得壟斷利潤嗎?
當然不是。這要看你的壟斷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僅憑成本優勢依靠低價從競爭對手那里攫取大量市場份額,那么,賺取壟斷利潤的可能性不大(比如中國服裝行業);而如果是以知識產權和技術專利為核心形成的壟斷,比如醫藥和醫療設備行業,往往都可以獲得高額利潤——作為對創新能力的回報,本來就應如此。
|
|
結構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