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頭銜:金融島管理員 |
昵稱:stock2008 |
發帖數:26742 |
回帖數:4299 |
可用積分數:25784618 |
注冊日期:2008-04-13 |
最后登陸:2020-05-10 |
|
主題:A股權證市場或將黯然謝幕
新年伊始,正在國務院已原則同意開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和推出股指期貨品種之時,作為“高杠桿率、高波動率”的首個創新品種的權證正處于末日征途。
2010年最初的4個交易日之內,仍在交易的幾只權證多數都走出連陰行情,石化權證、贛粵權證更是重挫超過20%,整個權證市場市值4天蒸發19億。隨著1月7日上汽權證以98.3%的權證淪為廢紙落幕,日成交額達到900億的權證盛景一去不復返。
事實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隨著2008年末股改權證的謝幕,僅存市場的可轉債權證顯出頹勢。2009年股指高奏凱歌,而曾經活躍度高于整個A股市場的權證市場一路降至權證開設以來的冰點。
2005年8月,權證作為敲門磚開啟了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大門,而這種內在價值為零的擊鼓傳花游戲,只繼續了4年多的時間,就面臨漸步消亡的命運。
滑落至冰點
“權證對投資者而言似乎不再有吸引力。”東方證券某營業部的交易負責人稱。據他對客戶交易的觀察,習慣操作權證的客戶仍有操作,只是規模日益萎縮,而且“賺錢的少”。
2010年1月7日,上汽權證的最后行權日結束,上海汽車(600104)三個交易日股價累計跌幅達10.5%,收盤報24.12元,已遠離行權價26.91元。
近一個月以來,在上汽權證行權期前后,上海汽車連續發布多個利好,意圖提振股價,促使投資者行權。包括產銷額、重組計劃,以及2009年度利潤同比增長900%的業績預增都未能挽留其股價下挫的步伐。
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由于正股價格遠離行權價,截至1月7日收市時止,共計392.6萬份上汽權證成功行權,剩余未行權的22287.4萬份的上汽權證淪為廢紙注銷。上汽的61億元融資計劃告吹。與企業當日設立權證的想法相比,權證似乎不僅失去了其融資功能,更沒有了以往“成為暴富工具”的活力。
但這并非首例。數據顯示,有25%的認購權證未能在行權日實現融資功效,而在已到期的認購權證中,武鋼、寶鋼、上港、日照、中遠、國安6只權證,均因沒有行權價值導致發行公司融資失敗。
而分離交易可轉債發行的暫停,使得市場“斷供”,目前市場僅余7只權證,且其中6只將于今年陸續到期。
失去吸引力
相關人士告訴本報,除了部分權證的高溢價因素外,權證的暴跌或與權證將實行T%2B1交易的傳聞有關。
盡管這未從官方部門得到確認,但仍在交易的權證已經提前向行權價格靠攏。比如石化權證、贛粵權證在1月6日分別暴跌14.42%、13.09%后,1月7日繼續暴挫,在離最后行權日還有50多天時已經加速回歸。
東方證券金融分析師黃棟分析,作為權證唯一的便利“T%2B0”交易一旦取消,即意味著權證市場的壽終,權證對于任何投機力量都將失去吸引力。
黃棟表示,目前權證板塊的吸引力降低除監管部門重拳出擊抑制投機的種種強硬手段之外,A股市場的不明朗走勢很難讓資金進入到權證板塊——隨時可能跌破10%,而非巨大財富效應。此外,國內的權證市場并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發展模式。
黃棟指出,權證市場似乎被監管層遺忘,從目前來看,“至少是短期來看,政策的重點不在權證市場,而是傾向于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
申銀萬國證券資深金融分析師楊國平指出,權證市場缺乏吸引力,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權證市場規模逐漸減小,重要性逐漸降低;二是權證整體溢價率過高,使得權證不能展現杠桿效應。
發行定價普遍高估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過去幾年中,權證市場成交量主要來自理論價值為零的末日輪和認沽權證的炒作,認沽權證的日均換手率高達158%,相比之下,認購權證日均換手率卻只有58%。
自2005年8月發行第一只寶鋼權證以來,目前已有40只權證退市。退市最高的當數牛市中的認購權證,萬華認購退市時高達43元,雅戈認購、伊利認購等在20元以上,中化認購、國電認購等在10元以上,邯鋼認購、包鋼認購等在3元以上,這些都是價內認購權證,即退市時正股價格高過權證行權價。
而在股市暴跌的2008年,權證市場更是屢創神話。當年17只權證的流通份額不足A股市場的流通股本的1.5%,流通市值也只占A股流通市值的0.5%,交易活躍程度卻遠遠勝出,甚至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權證市場。上半年僅南航JTP1一只權證的交易量就遠超A股上半年的流通股交易量的總和,并分別占上半年市場成交總量的83%和成交額的41%。
“現在的權證市場已經無人問津了,即使是中石化注資的消息,也僅僅有了一天16%的振幅,收漲不過10%,”一位權證投資者說,“每天看看,簡單掛一單,已經沒有狂熱研究的樂趣。”
但安信證券上海四川路營業部的幾位客戶仍是這個陣地的堅守者,累計200萬的資金,日交易額保持在5000萬-7000萬。他們的共識是日內頻繁操作。
其中一位操盤手告訴記者:“我們是全人力操作的,自己設好點位,多臺電腦同時操作。一般每天保持買賣30個來回左右。”該營業部交易部負責人陳洪亮通過監控系統統計顯示,上述幾位客戶最高時候每天買賣可以達到100多個來回。他表示,盡管目前的交易量有所萎縮,但客戶已經習慣做相關的操作。
但對于權證市場,前述操盤手還是較為悲觀:“目前創新的重點不在權證,而股指期貨一旦推出來,估計權證就徹底消亡了。”而另一位操盤手對此并不感到遺憾,他表示堅持操作其實也是在為股指期貨做演練——習慣日內交易,并保持很好的盈虧風險控制。
【免責聲明】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從未開展任何咨詢、委托理財業務。任何人的文章、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與金融島無關。金融島對任何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其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股市有風險,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